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網頁頂端
Q1:
禽流感若不停發生,恐會變成禽傳人嗎? (106-03-06)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1. 依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說明,目前僅有特定亞型的禽流感例如H5N1、H7N9及H5N6等曾發生禽傳人的案例,但國際上亦無證據顯示禽流感可持續透過人傳人方式傳播。
    2. 目前國內禽場發生之H5N2及H5N8亞型禽流感,均無禽傳人案例,至於國內先前發現之H5N6僅在中國大陸曾有禽傳人個案,日本及韓國禽場H5N6疫情雖然嚴重,但亦無禽傳人案例發生。
    3. 農委會針對禽場檢出H5、H7亞型禽流感之案例,均立即通知疾病管制署,由其協助對接觸家禽之相關人員進行健康照護,迄今亦未發現禽傳人案例。
Q2:
不只人類,魚類也會得禽流感? (106-03-06)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1. 禽流感主要感染禽鳥,部分特殊亞型雖可感染少數哺乳類動物,但機率極低。
    2. 迄今,無科學證據顯示,在自然的情況下會感染魚類,因此,坊間流傳魚類也可以感染禽流感的訊息實屬無稽,民眾無需擔心。
Q3:
臺商境外感染H7N9回臺治療仍不治病逝,H7N9是否為禽流感防疫漏洞? (106-03-01)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1. 有關台商於境外感染H7N9流感致死病例,農委會已持續落實各項動物防檢疫措施及各項禽鳥監測,102年迄今各項禽鳥監測(每年超過11,000件以上檢體)並無檢出相同之H7N9流感病毒的個案。
    2. 農委會將持續加強各項檢疫、防疫及禽鳥監測措施,包括加強邊境聯防及主動監測作為、請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公告「H5、H7亞型家禽流行性感冒防治措施」,強化禽場基礎設施及生物安全操作,搭配各項門禁管制、人車消毒等軟體生物安全措施、落實主動監測採樣作業及人禽介面管理工作、加強疫情訪視查報與病例處置、配合衛生機關輔導出現感冒症狀業者即時向所在地衛生機關通報、輔導養禽業者提高警覺及養禽生物安全防範等措施,以防範 H7N9 亞型禽流感入侵。
Q4:
新聞報導鴨對禽流感具有保毒性,吃鴨肉會不會中毒或感染病毒? (106-02-22)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所謂鴨的保毒性指的是感染後症狀不明顯,不是說鴨肉有毒。所有的鴨隻在屠宰上市前、後都經過專業獸醫師檢查,未來禁宰結束後,上市前的鴨子也會經過檢驗,取得檢驗證明,才能送屠宰販售,市面上合格屠宰的鴨子,都是品質安全無虞的,消費者只要遵守烹煮熟透的原則,絕對是可以安心享用美味鴨肉的。
Q5:
臺南市農業局表示黑面琵鷺或水雉若感染禽流感,為保種不撲殺,此種作法是否產生防疫漏洞? (106-02-21)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黑面琵鷺等保育類野生動物,非屬家禽,如經確診感染禽流感,係採個案方式處理,與養禽場確診即採全場撲殺之模式不同,不致有滅種問題,並能兼顧防疫措施。
Q6:
據聞臺北市動物保護處獸醫感染禽傳人流感,是否屬實?第一線防疫人員有無安全防護措施? (106-02-20)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1. 經查臺北市動物保護處獸醫人員,並無傳言有染禽傳人流感消息被封鎖的情事。依據CDC說明:散布不實的疫情訊息及言論,該行為已涉嫌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63條之規定:散布有關傳染病流行疫情之謠言或傳播不實之流行疫情消息,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最高可科新臺幣50萬元罰金;並可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5款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得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呼籲民眾切勿以身觸法。
    2. 有關動物防疫人執行高病原性禽流感緊急防疫作業,本局編撰之「防範家禽流行性感冒(H5、H7亞型)緊急應變措施手冊」已訂有緊急防疫作業人員安全防護注意事項,包括人員之個人消毒及衣著防護、作業完成後防護衣著之處理程序與環境消毒,以及通知衛生單位進行相關作業人員之健康監控皆有規範,以供各動物防疫機關動物防疫人員遵循及落實執行。
Q7:
目前僅臺北市、臺中市有自治法規禁止民眾餵養禽鳥,違者罰鍰,請問中央有打算立法全面施行嗎? (106-02-20)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1. 經查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等皆有依公園管理相關條例規範民眾禁止入園餵養禽鳥,依據《臺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第13條第20款:「主管機關為特定傳染病之防治或公園管理之必要而公告禁止或限制之事項。」
    2. 公園管理機關負責場地之維護與經營,並有保護入園民眾安全之責任,基於權管劃分之一致性,公園內之相關管制措施,宜由權管單位訂定較為妥適。
Q8:
媒體報導專家質疑我國禽流感病毒已在地化?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我國積極推動禽流感防疫及監測工作,104年起發生H5N2、H5N8及H5N3亞型6個鹼基的HPAI疫情,撲殺1,004場禽場,約540萬隻家禽,經中央及地方啟動多項防疫處置措施,後續疫情即獲得穩定控制,105年確診撲殺37場,約28萬隻家禽,106年迄今13場及約12萬隻家禽,疫情相較104年已大幅降低,其中H5N3禽流感自104年3月起即未再檢出,而H5N2亞型4個鹼基的禽流感自104年9月後未再檢出,充分顯示禽流感的防疫成效。
Q9:
一般民眾要如何預防禽流感?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A:一般民眾需配合以下事項就可避免感染的風險:

1.禽肉蛋類要「充分煮熟」才食用。

2.要經常用肥皂洗手。

3.不接觸、餵飼禽鳥。

4.不購買來路不明禽鳥及產品。

5.不自行宰殺禽鳥食用。

6.不去養禽場及屠宰場。

7.有感冒徵候,應立即戴口罩儘速就醫。

Q10: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禽肉、蛋品有經過政府安全檢查嗎?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防疫單位對於確診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之禽場,一律採取撲殺清場,有疑慮的禽隻及蛋品均不得外流。為提供消費者健康的肉品來源防檢局於每個屠宰場都有派駐屠宰衛生檢查獸醫師,嚴格執行屠前、屠後檢查,經檢查合格之畜禽產品,其產品包裝上會貼有「防檢局屠宰衛生檢查合格」貼紙(如下圖),消費者均可安心選購。另配合國際趨勢,政府積極推動生鮮禽蛋使用一次性容器或包材,能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而市售洗選蛋均經二氧化氯消毒,更能降低汙染之風險,建議民眾能優先選購。

Q11:
雞鴨鵝肉、蛋品現在是可以吃的嗎?要烹煮到幾度才是最安全的?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A: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民眾食用禽肉的建議:約70 ゚C以上溫度烹煮禽肉類,就可以使禽流感病毒不活化。您若食用「完全煮熟」的家禽、蛋類,不會有感染H5N2、H5N3、H5N6或H5N8禽流感病毒的危險。在烹煮蛋品時,應先清洗蛋殼,尤其是散裝零售蛋殼可能受到禽類糞便的污染,建議選購洗選蛋或先清洗蛋殼後再烹煮以符合衛生條件,並應避免食用生蛋調製的食品。

Q12:
人類罹患禽流感時會有哪些症狀?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A: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對於國內禽場相關人員採取嚴格監測措施,截至目前為止,國內並未出現人禽共通的禽流感案例。根據國外經驗,人類感染禽流感的初期症狀與一般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結膜炎及肌肉痛,亦可能有腹瀉的症狀發生,若以較為嚴重的H5N1(國內無此案例)或H5N6為例,後期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不論如何,民眾如有初期感冒症狀出現,還是應儘速就醫為宜。

Q13:
家裡如果有養寵物禽鳥,要注意什麼?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A:家裡有養寵物禽鳥的朋友,應避免讓您的寵物禽鳥與野鳥接觸,清理其排泄物時宜戴口罩及膠質手套,清理完畢應用肥皂洗淨雙手;如寵物禽鳥死亡需以一般廢棄物標準處理,千萬不要任意棄置。

Q14:
民眾去賞鳥或餵鴿子會感染到禽流感嗎?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A:目前國內發生的H5N2、H5N8及最近發生之H5N6禽流感病毒,除H5N6在中國大陸造成少數人類感染外,沒有證據顯示會造成人類大規模感染,顯示正常情形下,不刻意接觸鳥類感染禽流感之風險極低,但為降低風險,大家還是應避免親密接觸禽鳥如餵食鴿子或其他禽鳥。若不慎碰觸或衣物沾到鳥糞,請立即用肥皂澈底清洗。建議若有野外賞鳥行程時,採遠距離以望遠鏡賞鳥,減少與禽鳥接觸機會,也避免干擾禽鳥生活。

Q15:
本次H5N6禽流感主要感染家禽、野鳥及少數人類病例外,是否也會感染其他家中寵物?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A:禽流感主要還是感染家禽及野鳥為主,家裡有養寵物禽鳥的朋友,應避免讓您的寵物禽鳥與野鳥接觸,清理其排泄物時宜戴口罩及膠質手套,清理完畢應用肥皂 洗淨雙手;如寵物禽鳥死亡需以一般廢棄物標準處理,千萬不要任意棄置。中國大陸及韓國曾經發生過貓隻感染H5N6禽流感個案,貓隻飼主應避免疏縱貓隻與野生動物接觸,並注意與寵物接觸之相關衛生措施,家禽飼養場應防止野鳥及野貓等野生動物進入畜牧場區域,設置防鳥圍網及相關管制措施,如有相關疫情應立即通報動物防疫機關。

Q16:
住家附近有人飼養很多鴿子或鳥類(麻雀)聚集,糞便很多、味道很臭,會不會造成生病?會不會造成禽流感?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A:目前國內發生的H5N2、H5N8及最近發生之H5N6禽流感病毒,除H5N6在中國大陸造成少數人類感染外,沒有證據顯示會造成人類大規模感染,顯示正常情形下,不刻意親密接觸鳥類感染禽流感之風險極低。該病毒禽傳人的能力弱但致死率高,為降低風險,大家應避免接觸鴿子或其他禽鳥。若不慎碰觸或衣物沾到鳥糞,請立即用肥皂澈底清洗。

Q17:
住家附近有死掉的禽類,怎麼處理? (106-02-16)
目前文章展開中

 A:請勿擅自撿拾處理,如有異常大量禽鳥死亡時,請打電話通報當地動物防疫機關(如下)或縣市1999免付費電話或撥本局免費防疫諮詢專線0800761590。

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 02-24280677

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02-87897158

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 02-29596353

桃園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03-3326742

新竹市動物保護及防疫所 03-5234853 

新竹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03-5519548

苗栗縣動物防疫所 037-320049

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 04-23869420

彰化縣動物防疫所 04-7620774

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049-2222542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 05-5523250

嘉義市政府建設處 05-2290357 05-2226945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05-3620025

臺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 06-2130958 06-2965945

高雄市動物保護處 07-7462368

屏東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08-7224109

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 03-9602350

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 03-8227431

臺東縣動物防疫所 089-233720

澎湖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06-9212839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 082-336625

連江縣政府建設局 0836-22347

Q18:
什麼是禽流感?如何區分高、低病原? (104-01-22)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禽流感顧名思義就是發生於禽類身上的流行性感冒,若禽流感病毒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 對「高病原性」之實驗室定義,稱之為「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反之,則歸類為「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高、低病原主要的差異,在於針對「禽類」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與致死率。目前各國皆以H5 clade 2.3.4.4基因陽性,初判是否為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因目前已知的H5N2、H5N5、H5N6、H5N8皆屬clade 2.3.4.4,6鹼基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
Q20:
為什麼現在又會爆發新型禽流感?截至目前撲殺了多少隻雞鴨鵝?哪些地方有禽流感?是發生在什麼禽種上面? (104-01-22)
目前文章展開中
  1. 臺灣位在候鳥遷徙路徑,病毒藉由候鳥傳播入侵的風險甚高,各家禽飼養場應持續強化禽流感各項防疫措施,全力防堵新病毒入侵及擴散。至於目前最新疫情狀況、禽種發生情形及撲殺處理情形即時更新於本局禽流感專區,歡迎上網查閲。